中潤證券有限公司副主席、證券商協會永遠名譽會長及前主席、成都普天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耀萊集團有限公司、綠葉製藥集團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威德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廣東省汕頭市政協委員、中國第十二及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代表選舉會議成員、第四及第五屆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英國財務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澳大利亞公共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陳葆心學校榮譽校長。
證券,是香港最受熱議的詞語之一,本地的電視節目、報刊上常常能看到報道大盤走向的文章。對於香港而言,證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蔡思聰先生作為今日香港證券行業的代表人之一,他在母親“股壇教母”陳葆心女士的引導和栽培下,沈浸業內約半個世紀,現在已成證券界之翹首,不僅建樹頗豐,也懷著感恩之心、力盡所能地保證證券業得以健康發展。他用自己從業的智慧及經驗,助力當前正處於轉變階段、挑戰與機遇並存的證券行業,以期行業脫離固有的困局,抓住中外互通的發展潮流,順勢前行,讓這座屹立於東方的金融中心魅力依舊、光華再續。
-------引 言
榮譽雜誌:蔡先生您好,很高興能聽您分享證券行業在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年的過程中所發生的變化,您覺得對比回歸前後,香港的證券界最明顯的區別是什麼?
蔡思聰先生:最主要不同的是,香港回歸祖國之前,證券行業主要集中在港資和外資,中資比較少,因為過去存在的限制較多,所以中資有能力或願意投放香港市場的不多。1997年回歸時,中資開始明顯地增加,隨著時間佔有了越來越多的份額,現在IPO一半都是中資。 這說明了,香港是中國境內最開放的城市,也是國際化程度數一數二的城市,尤其在內地企業加速走向世界的今天,香港特別的位置更容易發揮自己的優勢。
榮譽雜誌:如您所說,行業的工作側重點發生了變化,所以就業的方式也會有所改變,能分析這些改變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蔡思聰先生:我從事證券行業至今的感受到的變化就是——改變很大!速度很快!上世紀七十年代我母親做證券時,我只有十幾歲,也不時過去幫忙,工作的方法跟今天截然不同:以前需要現貨交易,相聯的步驟很多,每一家購票都要抄寫記錄,然後由人手傳遞,因此需要大量的從業員。由於怕把時間耗在路途上,所以當時的交易所規定券商集中在中環和上環之間為交收地點,如果在元朗新界那些地方,即使得到允許也沒有人過去。到了1993年,行業換成了中央結算,實現電子化辦公,以前一天通過從業員奔波配送到各個券商的工作方式被電子訊息取代,導致運營需要的人手開始減少。不過這也有好處,就是接觸的現貨少了,假股票的出現少了,登記股票那麼繁瑣的程序也沒有了,改變很大。再後來交易所變成自動對盤,以前上市、買賣股票要寫黑板佈價,成交量受到局限。換成自動配備、電子版公佈之後,成交量變得比較大,交易也比較公道,但相應的就是進一步減少從業員的人數,也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減少。儘管這些改變有得有失,但趨勢不可逆轉。
榮譽雜誌:既然您說改變是無法逆轉的,那麼投身行業也需要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特別市場訊息萬變,準備也需要隨時調整。請問最近對證券行業影響最大的您認為是哪方面呢?
蔡思聰先生:首先是關於最低傭金的,以前香港規定每單買賣,券商可以拿0.25%的最低傭金制度,現在有關部門提倡競爭,所以取消最低傭金制度,導致從業員的保障降低不少,生存更加困難。有的人因此打價格戰,甚至出現“零傭金”引起不良競爭或者壟斷。其實每一個行業都應該有一定的規範,確保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才能出現良性競爭,從業員才能有生存的保證。不然要是有人為求生存不擇手段做違法的事情,對業內的影響是很大的。現在香港證券業的從業員的生存越來越艱難,但券商不減反增,是因為香港獲得券商牌門檻較低,很多內地企業就來這裏申請,加上憧憬深港通、滬港通的未來發展,所以券商增加到六百多家,使競爭加劇,營商環境惡化。 其次,第二個變化網上交易的普及以及投資者年輕化,兩者結合起來讓經紀人的功能大大減弱,現在只要用手機,我們就能獲得五花八門的資訊,雖然有真有假,但都會影響人們對投資的判斷。因此他們對經紀人的依賴減少不少,有很多步驟也可以跳過中介來實現。不過其中也隱藏一個問題是,經紀人一般擁有從業經驗,要是投資者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僅靠網絡信息和通訊工具就開始投資,風險往往會加大。
榮譽雜誌:對於上述問題,您有甚麼好的建議,能幫助行業改善目前的狀況,無論是對於整個行業,還是對於眾多的從業員?
蔡思聰先生:我在2012年向香港特區政府建議,應立法實行經紀傭金二級制,規定金額20萬港元或以下的證券交易,最少要收取0.25%傭金,20萬港元以上交易則自由議價。相信這樣能把競爭維持在穩定的範圍,從業員的壓力也減少許多。但很可惜的是,政府已表示不接納相關提議。 就科技方面的影響,畢竟屬於人類發展的規律,不僅是證券行業,其他行業因科技的介入而改革也不在少數。就如以前我們說第一、二次工業革命誕生的機器讓工廠節省了許多人力,現在我們面臨的科技革命,如買賣方式更新換代成通過電子訊息進行的交易,可見,人手的工作會慢慢被科技取代。從業員應該也應考慮,如何讓科技幫助自己把工作做好,從而使自己不脫節於時代。
榮譽雜誌:剛剛您談的是對行業的觀點,就從業員方面,您有怎樣的看法?當下以證券為業會面臨什麼難度?該如何解決?
蔡思聰先生:時代的變化,不是一個人或一個組織就能改變過來的,而是潛移默化中,每個人每天習慣會變得與以往不同才慢慢體現出來。所以人不能奢望社會適應自己,而是一定要去適應社會的改變。舉個例子,現在香港炒股的人沒有之前的多,原因是因為很多人獲得的資訊多了,許多內容從不同方面影響他的判斷,而投資者為了節省傭金不找專業經紀,所以他們會較易作出錯誤的決定或浪費大多時間觀望,此外也因為其他投資產品增加了,選擇多了。另外還衍生出一些輔助投資的工具,但如果使用不當,會把投資變成投機,迎合人們想掙快錢的心理,而不去了解企業的好壞、市場的穩定等因素,帶著賭博的心態盲目投資,也偏離了股市的原意。就此我建議從業員應該戒驕戒躁,不能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態,當理智分析市場,儲備充分的能力和技巧,才能贏得客戶長久的信賴,穩定事業的根源。而市場,也因為有這一批專業敬業遵紀守法的從業員,營造出健康的發展環境,得到了規範和正確的引導。
榮譽雜誌:談到適應社會的話題,其實也說明金融行業很大程度上與國策掛鉤,目前最為熱議的積極外貿策略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等概念,作為金融行業的一部分,相信證券業也會順著這個計劃加以調整,您覺得證券界在其中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蔡思聰先生:中外貿易之中,香港證券最大的優勢在於我們的司法獨立、城市國際化,對企業集資而言,無論中資還是外資,首選是香港,而且這裏沒有外匯管制,更便於經濟往來。不過中資應該是其中的主角,小券商的機遇更多的來源於被帶動起來的市場。 提及大灣區的發展我看目前內地沒有一家真正中資與港資合辦的券商,雖然有的註明是港資,但資金來源可能是內地,也可能是國外,只是在香港註冊而已。真正來源香港的企業目前仍不能充分進入內地,所以我有契機能讓我們的企業真正走過去,成為合法的開戶。這也涉及到監管的部門或人員不能太保守,不能因為害怕風險而令市場止步不前,如我們可以運用互聯網、視頻等幫助內地的客戶實現便捷開戶,而非經過多個步驟,耗時太多而錯失了商機。
榮譽雜誌:您既聆聽從業員的訴求,也及時反饋行業出現的問題,相信用了不少精力和時間,難得的您又愛好廣泛,設計、武術都有造詣,更可貴的是能抽出時間投身公益。請問您是怎麼安排時間去實現這麼多的項目,又是如何看待社會服務的?
蔡思聰先生:每天的事情看似很多,但只要盡量安排妥當,其實能做的事情更多。我認為,工作是為了滿足生存,如果工作之外的時間,就應該做合心、合理、合法的、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個人而言,我認為回饋社會是很重要的。人最重要是道德,懂得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然後才是以快樂生活為目標,對我而言就是服務社會,這就是我快樂的來源。
榮譽雜誌:您的母親從證券行業半退休後,全力支持公益,您的樂善好施,是否是受到了她的影響?
蔡思聰先生:我的母親成長的年代是戰爭年代,受到的教育機會不多,所以她意識到,國家強大,與良好的教育有關。即使社會民主,但民眾素質不高,就很難用好民主,到了今天和平年代,教育也依然重要。而且不是看大學的數量,或者是否培養出有名氣的教授,畢竟這些從中受益的人不是最多,只有從小做起,讓民眾普遍接受良好的基礎教育,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念,才能知道世界發生什麼,才能判斷其中的對錯。 我和母親熱衷助學,理念由此而來,我們不僅給學習好的同學設置獎學金,也給老師提供獎教金,就是希望能為學校留住人才。每一年我們也會到家鄉捐助的學校視察,聽老師們匯報教學工作。每次我都能看到學校在逐步完善,增設了電腦室等現代化設備,心裏也感到高興。雖然這跟香港的教育有一定的距離,但也說明了不同的地方會因不同的影響造就不同的文化,所以我們在交流中應該持有更多包容和尊重的態度,以此縮短雙方的距離。
畢竟,我們適用的,對方未必習慣。而對方的長處,我們也未必能一下接受。 以小見大又能觸類旁通,是蔡思聰先生談話中透露出來的智慧,他的觀念,不僅包含了對行業的期望,對經驗總結,對社會的建言,也讓一顆真摯的仁愛之心展現無遺。興許,他說的是行業的現狀,但其中蘊含的道理,以及談論後的回味,都值得人們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