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經歷過股市暴漲、暴跌、又暴漲、然后又暴跌。這是很普通的現象,是股市的規律,是歷史邏辑。老手已懂得充分利用股票市場,而不是被股票市場利用。
最近俄烏戰爭﹑疫情﹑美國通脹加息,三管齊下的危機,百年不遇,使股市進入寒冬,新股發行股票IPO隻隻跌破底價,散戶跌怕了,市場被恐懼情緒籠罩。因此目前股市大部份有盈利的上市 公司,市盈率都在10倍以下,有些甚至在5倍以下。投資者對宏觀經濟前景沒有信心,這些已經明顯被反映在股價之中了。投資者很久都沒有看到過這麼有吸引力的股票估值,如果從這麼低的起點開始投資,经過合理的投資時間,應該可以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現在投資,短期痛苦,長期受益。
香港的防疫方法是難以置信地低效率的,成本是驚人的,香港重要的價值被牺牲掉了。决策者為什麽會想出如此糟糕的策略呢?又為何不改進呢?
我們可以從著名學者Robert Jervis 的理論得到答案。他論證指出認知一致性(cognitive consistency)原則表明決策者用過去積累的經驗,試圖讓他們的信仰﹑情感﹑行動彼此保持一致。Jervis 列舉了大量證據表明,決策者們經常是堅持已有的信念,並在這些信念喪失效用後,仍然長期固守它們。
香港的防疫顧問醫生是決策者,他們的政策欠妥,是由於他們的知識太專於一個極小的範圍內,一旦一種期望或信念扎下根,新的信息就會被它同化,決策者對於挑戰他們信念的信息,會無動於衷,甚至會扭曲含意為自己辨護,Jervis將這一現象稱為「過早的認知閉合」。
所以,香港的防疫情況要有突破性的成績,必須推倒舊策略,重新聘用有世界觀的博學者。 十四億人口的中國大陸疫情控制得十分成功,消費正在接連提升。現在是低價買入中國的未來。
為了給後代留些財富,我的一位客戶採用每月固定投資法,每月固定用一筆錢投資股票,至于每月選擇什麼股票,他授權給我決定。四個月後,股市疲弱,他停止投錢,又過了二個月,貿易戰發生,他氣急敗壞地給我打電話︰「沽出吧﹗沽出吧﹗」 本來雄心萬丈,要為長遠考慮,但是無法信守自己的投資原則。投資計劃獲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不在於經濟,不在於股市走勢,雖然這二者很重要,但是遠不及训練自己的心理質素重要。
人類的大脑習惯于短期的威脇和刺激作出反应,而并不習惯于做長期规劃。決心<固定投資>是理性的,隨波遂流「沽吧﹗沽吧﹗」是不理性的,他讓今天的新聞主宰自己的想法,徹底打敗了自己的長遠規劃。 投資股票,保持理性需要自我訓練,『追求捷徑』的心態,是投資者的敵人,將它從你心中摘掉,是走向成功投資旅程的第一步。
香港每天有4000多人確診,十天就有40000多人確診,一季就有400000多萬人確診,一年就有一百六十多萬人確診。很快人人都有康復免疫力了。香港防疫策略是誰的主意?
上週美國大人物佩諾西坐飛機去台灣,人人期待打落該飛機。人人都想得到的軍事行動,就不是軍事天才的行動。孫子兵法﹑諸葛孔明,軍事天才皆具人人意想不到的戰略。
投資股票亦是如此。股市行情轉折點發生在極度悲觀的時候,當虧損的痛苦伴隨著慘淡的股價,高手常常抓到獲利豐厚的投資機會,特別是願意持長期觀點、忍受短期波動。 全球新興市場正在變得更富裕,尤其是中國,相比之下,西方市場的消費增長平緩,甚至下滑。
留意中國消費股。
台灣問題會否成為危機,的確對股市有巨大影響,危機可否避免,取決於中國的威懾力有多大。威懾能力是由一個國家的軍事及經濟決定的。
很多西方國家的前領導人,都曾經公開認為中國已趕上西方。 2020年7月16日英國前首相貝理雅演講,他說︰「不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西方這次不再具備優勢,西方主宰全球政治及經濟的時代即將結束,而東方將在近代史上首次與西方平起平坐。本世紀最大的政治變化將來自中國,我們正迎來西方政治和經濟主導地位的終結。」
中國已是脫貧的國家,是新興市場,新興市場的增長前景,比成熟的歐美國家股票更具吸引力。中國人口十四億人,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速的國家,也是具有全球最巨大的市場潛力。中國的經濟奇蹟,是使持有中國股票的投資者獲益。在這個充滿機會的土地上,我們要好好把握,充分利用,增加財富。
首先你要決定你自己投資股票,還是傾向於請專家幫忙,如果你不擅長挑選股票,投資組合最好是多元化,納入各行各業。另外,當股票便宜的時候,你應該敢於買入,不要管它是否還會再下跌,你要明白,沒有誰總是能夠準確地在最低點買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