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與「守財」的分別是前者有勇氣﹑有理想﹑有樂觀精神,創業者及企業家都具有這些特質。
當一個人賺了超預期的錢後,勇氣﹑理想消失了,認為賺錢機會不再有,於是「守財」,那就是簡單地活下去。
守財必須節儉,並且接受自己的成功歸功於運氣。守財的人最怕是通貨膨脹,看著手上的錢未能維持購買力。
我們生活在通貨膨脹的世界裡,致富並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巴菲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一生都堅持投資股票,同時不背負債務;就是如此簡單而已。他很幸運,他住在美國,投資美國企業。
我們這一代也很幸運,現在生活在富強的中國,中國的企業是很賺錢的。我入行四十餘年,學到一樣東西,那就是這裡始終充滿機會。
中國正在投資新科技,國力已逹到世界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現在的股票比昔日的股票比昔日的更有價值,投資機會更優於昔日的時光。
致富靠投資,儲蓄不會致富的。可能很多人會告訴你,投資有風險,包括你的父母,但我可以告訴你,不投資有巨大損失風險。目前,以一年的股息回報計算,普遍股息回報是銀行存款利率的三倍,香港股市是被嚴重低估的,現在是投資的美好時光。
留意軍工股。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五年,香港銀行的定存息率與恒生指數(恆指)呈現明顯反向走勢。
下圖是在香港銀行存入一千萬元的一個月定期息率跟恆生指數的對照表。
當銀行定存息率高企時,股市下跌,當息率開始降,股市則開始上升,反映資金在不同息率環境下的流向與投資取態。
回顧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銀行一個月定存息率介乎4.87厘至5.28厘,屬近年高位。同期恆指徘徊於16,000至18,000點區間,顯示高息環境下,資金傾向流入銀行存款,減少進入股市。例如,2023年6月息率高達5.28厘,恆指僅18,216點;2023年12月息率4.87厘,恆指跌至16,830點,2024年跌至14000點。
進入2025年,銀行定存息率明顯回落:3月降至3.1厘,4月進一步跌至2厘,5月更只剩1.07厘。與此同時,恆指由2024年14000點反彈,2025年3月已升至23,000點。數據顯示,當銀行存款吸引力減弱,資金明顯回流股市,推動股市上升。這一現象反映資金成本與投資取態的變化:
當息率高時,資金偏向穩健,選擇定存避險,股市資金流出,恆指受壓。當息率下調,銀行存款吸引力下降,資金尋求更高回報,大眾開始買入股票,股市因為大眾買股而上升,大眾因為股市上升而買股,如事者,人人都出席一場狂歡盛宴。
根據目前市場預期,美國聯儲局下半年有望進一步減息,香港銀行定存息率將持續下調。資金成本下降,有利企業融資及經濟活動,亦提升股市吸引力。
歷史數據顯示,息率下行周期往往是股市回升的黃金時機。綜合數據與市場預期,現時正值息率下行初段,資金逐步回流股市。對於有投資規劃的投資者而言,現時正是投資股票的良好時機。
留意證券業務股。


今天的恆生指數比去年上升了一萬點,股價普遍升了一倍,但是以股息回報來看,今天的股價比一年前更化算,以2024年1月4日中海油(883)為例子︰
去年,銀行定期存款三個月期息率是5厘,中海油(883)股價是$12,股息是10厘,投資中海油(883)收息回報比銀行定期(10厘減5厘)多5厘。
今天,銀行定期存款三個月期息率是0.87厘,中海油(883)股價$18.50,以去年的業績針算,股息有6厘,投資中海油(883)收息回報比銀行定期(6厘減0.87厘)多5厘以上。
所以,以收息回報的角度而言,今天買進股票並沒有比去年貴,這是合理的邏輯。
近三年,鋁的價格長期低迷,近期鋁製品隨著經濟復甦,需求增加,鋁的價格應該會上漲,這類股票值得留意。

近期,新股上市漸多,股市開始熱闹起來了。值得注意的是,當成交額增加,上市公司供股集資的行動也將會多起來。
宣佈供股集資的公司,我一般都不會投資,因為這種情況,顯示公司依賴持續融資來生存下去,通常公司不賺錢,管理不佳,或者不明智地過度發展。
有些公司靠著供股、借貸或發行債券及優先股,不斷籌錢才能生存下去,拿別人的錢持續作為盈利資產。投資者要小心這種公司,勿跌入陷阱。
目前很多老股,市盈率在十倍以下,股息在五厘以上,股價在非常誘人的水平。
股市成交額在攀升,2025年首五個月香港證券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2,423億元,按年增加120%。5月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2,103億元,按年增加50%。
今年平均每天成交額比去年增加,反映入市的資金逐漸在增加,股市隨著夏季天氣熱起來了,牛市正在升温,現在要勇於騎上這頭牛,勿錯過難的賺錢機會。

最近,新股上市IPO有些熱潮,原因是存款利率下降,生手投資者取出熱錢去搏一搏短期利潤。
新股有可能賠錢,也有可能賺錢,原因是承銷價格定價不當。雖然偶爾會碰到定價過低的新股,但是花大筆錢而申請成功的數量也非常少,很不值得。
目前,股市中尚有很多值得投資的便宜股票,市盈率10倍以下,息率6厘以上。
另外,香港的銀行利率下降,定期存款利率三個月期只有半厘,已進入低息時代,加上貨幣便值,投资者注意力漸漸轉向股市及樓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