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政府要在保障就業跟維持幣值之間做選擇時,通常會選擇保障就業犧牲幣值,因為貨幣不會投票。
政府為了保障就業,市場必須有足夠的資金,如果錢不夠,政府大量印錢也正在不惜。因為用貨幣增加工作,比提高生產力增加出口,容易許多。所以長期通貨膨脹是每個國家的政策。
貨幣貶值,其實對銀行是不利的,它們將貴錢借出去,收回來的卻是貶值了的錢。
目前水平,銀行股已漲了不少。
目前暫不宜投資銀行股。
今天星期一,7月28日,下午五時到五時半,徐老闆在香港電台e線金融網談論股市。


歷史證明,持有現金的時間愈長,價值就愈小,所以依靠它,你的生活水平會下降。
經驗告訴我們,持有股票時間愈長,企業潛在增值,價值會愈高,依靠它,你的生活水平可以提升。
去年,股票資產高於股價,上等牛肉賣白菜價。今天,股票雖然貴了,但是股息回報率卻比銀行差異擴大了。去年銀行存款利息5厘,今天只有1厘,減少了五倍。目前股息則普遍有5厘以上,投資股票比收取銀行利息多5倍。目前價格買入股票,是很好的決定。
留意:水泥股、金屬股。

二十年前,2004年,在瑞士達沃斯 Davos,一個傳統的晚宴,聚集世界各地最有影響力的企業家﹑學者和政治家,在桌子周圍,印度人數量佔了多數。
最初的交流是外交場面式的,人們談論著中國和印度兩個大國的「友誼」和「合作」。
氣氛開始活躍起來,一位學者預測說︰「未來是印度的軟件,中國的硬件。」一位清華大學教授,跳起來反駁說︰「我們現在是小手工業者,我們也有頭腦的。」
中國還是印度?很明顯,中國跑得更快,無人機﹑AI﹑手機﹑機械人﹑太空科技,DeepSeek、TakTok都需要先進的軟件,兩國的差距愈拉愈大。
投資是投資未來。經濟進展主要來自新科技,由蒸汽機到電腦自動化,使得過去沒有想過能够完成的工作得以完成。
中國每年有五百萬理科畢業生,是美國的10倍,中國人口是美國的4倍,這是中國能够超越美國的優勢。
投資中國的企業,贏面大。
留意︰水泥股。

「投資有風險」,政府機構及監管機構經常提出警告,大肆宣揚。
那麼誰人來警告人們囤積現金的風險呢?
事實下,現金﹑銀行存款﹑債券和其他形式的固定幣值投資,多年來讓他們的持有者很不好過。生活成本上漲,損失購買力,不是風險嗎?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會令你通脹損失,也能令你投資增值。你無法控制時間,却能决定投資政策。
最近,有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分柝上市讓資金回籠,比供股﹑批股對企業更有利。預料這種政策在股市會流行起來。
留意地產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