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類依賴體力才能生存,現今已被機器自動化取代,但是機器並沒有取代工人,相反,工作場所正在為人類勞動創造更多價值,工人和機器協同工作,機器推動經濟發展,反而會引起人手短缺的情況。
科技的發展及現代企業管理崛起,加快了人類生活水平提升的速度,企業已不可能紋絲不動,他們都傾向進攻,因為企業不是成長,便是萎縮,大公司也會被淘汰。故此,企業甘願冒風險,股票投資的風險及回報,都會同時增加。未來十年﹑廿年的股市波幅,會更驚人,投資者的成敗,將取決於他的自律精神。
目前,疫情已過去,背境狀況不會惡化,基本面已改善,這是事實。受美國制裁打壓的行業,的確受到很大影響,但是美國本身自己也受損失。
商場如戰場,做生意天天都會受到挑戰,遇到困難是正常不過的事情。被美國制裁的行業,要應付困境,需要時間去解決的,新產品開發成功的時間不可能十分確定,投資者要有耐性。
目前選擇適合投資的公司,應具備二個條件︰
(一)盈利即將大幅改善
(二)還沒有推升股價
我小時候住在九龍,學校在香港島,每天我和哥哥坐天星小輪從九龍尖沙咀到中環,步行去學校。船費是一毫。一毫子當時對我們學生來説是非常大的,因為沒有一毫子就不能過海。後來天星小輪宣佈加價5仙,即是加50% 。第二天有一位年輕人坐在天星小輪碼頭,絕食抗議,翌日有十多位年青人加入,後來發展成示威遊行,有人用磚石攻擊警車。當時的港督戴麟趾,下令英軍出動及戒嚴。
上月,天星小輪宣佈加價50%,船費四元。想像一下,當時我們的一毫子儲蓄到現在,能坐天星小輪嗎?這就是通貨膨脹,是錢越來越沒有價值,即是貶值。
同樣道理,銀行裡的現金,每天都因為通貨膨脹而貶值,現金越多,損失越大,因此,他們想儘辦法避免貶值。
當你存錢入銀行,這筆錢成為銀行的<負債>。如果銀行將這筆錢借出去,就變成銀行的<資產>。所以銀行的存款是負債,銀行不想持有現金的,而是想儘快將錢借出去,借出去就是投資,是資產。這也說明,最近美國有很多地區銀行出現危機,皆因為愿意冒險而過度投资。
我們這個年代的人,都親眼目睹,中國短短三十年,GDP增長40倍,強勁的中國經濟繁榮及迷人的股票市場,造就了無數的中國富豪。中國經濟對世界貢獻巨大,這個趨勢繼續下去,會造就更多的中國富豪。
從最近的統計數字反映,很多上市公司的盈利開始有增長,尤其是消費業趨勢強勁,公路鐵路交通繁忙,疫情带來的危机巳經過去。預料明年飲食業、娛樂業、交通業,會率先恢復失落的利潤率。隨著消費趨勢帶動,估值偏低的飲食娛樂股,很快會重拾失去的光輝。
依目前的全球趨勢,美元衰頹的訊號已出現︰
(一)巴西总统盧拉上週在上海演講,他说:我每到晚上都會想一個問题,為什麽所有国家都必须用美元结算呢?為什麼金磚各国不能用自己的货幣来结算呢?為什麼不能是人民幣呢? 金砖国家包括:巴西、俄、印、中、南非,是全球GDP的31.5%,巳超越G7集团,美、加、法、德、意、日、英,七国只是全球GDP的30.7%
(二)沙特阿拉伯公然挑釁美國,可用美元以外的貨幣結算油價,以及已減少20%美債(1844億元美債減至1,197億元美債),沙國石油出口佔世界首位,她不用美元結算,使美元的需求下降。
(三)多國的外匯儲備減少美元,轉為人民幣。現在有30多個國家,貿易用人民幣。
(四)東協十國開展會議,討論放棄美元﹑歐元﹑日元,同時,有十八個國家同意用盧比貿易。
(五)法國公司上月向中國石油公司買天然氣,以人民幣支付。印度向俄羅斯買石油以俄元支付。上週,法国总统馬克龍訪問中國後,向記者表示,歐洲必須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六)全球石油出口量,頭四位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伊拉克﹑美國。頭三位出口量加起來是美國出口量的5倍,如果加上阿聯酋及科威特,則超過美國6倍。從前,出口石油都用美元結算,現今,她們都願意用其他貨幣結算,換言之,美元的需求量大減,價值下降。
(七)美國債券遭多國拋售,包括中國﹑俄國及中東國家,全球一週拋2.4萬億美債,原因是美國以美元作武器,對其它國家進行抵制﹑充公﹑凍結等,持有美元資產有金融風险,使美元信用衰敗,各國富豪也害怕。
(八)美國通過加息來遏制通脹而不讓美元崩潰,已證明無效的。很多國家已有實例,嚴重的通脹,會引發貨幣崩潰。 美元霸權失勢,美元逐漸失去價值,港元與美元掛鈎,港元也會跟隨貶值。我最擔心的是國際大炒家會打港元的主意。
鈔票价值下降,资產价值必然上漲。目前股票价格雖然不是上等牛肉白菜價,卻仍然是在非常值得投資的水平,尤其是港元在貶值中。 人民幣走向國際化,需求漸強,宜留意國企銀行股。
由於通貨膨脹,物價上升,西方國家近期出現罷工潮,劳工以罷工作為武器,脅迫加薪,工會的討價還價力量非常強,都能達到加薪的目的。
但是,加薪並不能解決物價上升,因為,當工資上升,鈔票增加了,貨幣供應總量增加,生產力卻沒有增加,例如上週英國醫務人員以罷工脅迫,成功獲得加薪,但是工作量不會提升的;法國示威,反對延長退休年齡,懶散的歐洲人,寧願閒著坐著喝咖啡,以消磨時間。這是成本推動了通貨膨脹,鈔票的購買力減少,所以歷史告訴我們,薪金永遠追不上通脹,物價升幅,拋離工資增幅,這是購買力風險。
現今的世界,長期處於一種通貨膨脹狀態,要令自己的鈔票不貶值,只有投資。當然,投資會有風險,保守的人不願意承擔投資風險,便須承擔購買力風險。
企業家投資企業,能夠戰勝通脹,因為當物價上升,縱使銷售和生產的費用也有所增加,但是他們的商品價格上升,收益比以前反而增加了,它的股票價值隨之上升,這樣一來,持股票者,從購買力的下降,獲得資本增值的更大補償,於是,購買力不會遭受到任何損失,反而得益更大。這也說明,為什麼企業家的財富愈來愈豐厚。
在通貨膨脹時期,較有能力將價格提高的商品,是工業原料,五金器材,機械設備,奢侈品及食品為主。目前,不妨留意這類股票。
股票市場是投資增值,令人嚮往的地方,但是有不少人在股市中浮沉十多年,仍然一無所獲。他們都怪罪景氣不好。其實,主要原因是他們容易被眼前的股價變動影響,景氣一變差,害怕虧損,市場一下跌,就瘋狂賣出手上的股票,嚇得蝕本沽出。他們過於關心世界市況,而不去關注個別公司的經營狀況 。
這些人其實不適合自己投資,他們不應該勉強自己投資股票,浪費寶貴時間。他們應該將投資行動交給專業者,自己可以不用擔心股市升跌,過著有規律丶做自己本行的事情,輕鬆地生活。
目前,香港股價便宜,正好是開始進行「定期投資」的時機,以每月供款的方式,每月定期定額,交給專業者幫你操心,讓專業者幫你保管一部份收入。畢竟,專業者的行動和思考與業餘者不相徑庭的,成功的機率是相當高的。
<月供投資股票策略>,證券公司都有這種服務。不妨由少開始,以三十萬元,月供三千元,數年後,應有所成。
香港股市三個月內,恆指升了七千點,很多人仍然不敢入市,對股票沒有信心。這是因為對錢的錯誤觀念。 試想想,假設你向富翁提問一個問題,問,李嘉誠、馬雲、馬化騰等等被稱為<有錢人>的人,問他們是否擁有很有錢?他們會異口同聲的回答:不是擁有錢,擁有的是<資產> !
所以,改變財富的觀念,你必須對自己說:我擁有的不是股票,我擁有的是資產 ! 資產能夠增值,能夠增加收入,有資產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富有。
用<定時投資法>去擁有資產,是很有效的投資股票方法,無論在什麼時候開始,都是合適的。無論經濟衰退,利息上升,戰爭爆發等等,長期終歸會好轉,而且股市一次比一次更繁榮。
環遊世界,西方先進國,亞洲發展中國家,沒有強制戴口罩,沒有人談論疫情,沒有人報導確診人數,沒有人需要在手機安裝<安心出行><黃碼綠碼><針卡>等等之類的東西。
西方人認為,中招就中招,確診就確診,有什麼大不了!外國已很少新聞報導確診人數等等的厭倦消息,更沒有強制學生及市民打了疫苗才能進入學校及食店。
外國的人民都在過著正常自由的生活。 反觀目前香港的防疫制度,沒有緊貼世界潮流,遊客要<健康及檢疫申報共六次>,及強制疫苗通行證才能進入食店,麻煩多多,嚇怕遊客。
香港已打疫苗者達90%以上,政府支出沉重,效率低落,打疫苗未能防止感染。香港未能完全復常,因此缺乏競爭力,是阻礙了外來游客及外資流入的原因。香港的防疫制度仍然在製造貿易逆差,在增加財政赤字,嚴重破壞香港經濟及市民正常生活。
防疫制度反反復復三年,三年的付出,值不值得?答案要客觀公正,不存偏見。有利有害,有害的包括:兒童語言障礙,學校教育停滯,財務困擾,家庭糾紛,健康倒退等等,都已有個案。
如今,讓我們明白,決策階層要有綜合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已經完全取消防疫限制的國家,經濟漸漸復甦中,最佳例子是星加坡。
最近股市恐慌性大跌,是因為恐懼通貨膨脹彌漫。事實上,通貨膨脹是使鈔票變薄,購買力下降,我們都有此經歷。因此,如果這時候賣出股票,換成現金,豈不是可笑的行為嗎?
我們該做的事恰恰相反,這時候逄低買入,才是合理性的做法。 俄烏戰爭也是打擊股市下跌的藉口。戰爭會造成通貨膨脹,因為政府支出突然擴大,將使鈔票發行量大增,導致通脹。所以,戰爭爆發而賣出股票換成現金,也是不明智的。
過去歷史顯示,不管是一次世界大戰﹑二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印度戰爭,當戰爭塵埃落定之後,股市都遠高於戰前的。
留意軍工股。
上週,香港政府防疫專家袁國勇確診,袁專家打了第三針嗎?為什麽打了針仍會確診?但願袁專家早日康復!
現在已經毫無疑問地證實,打針疫苗通行證的策略,不能有效防止疫情傳播,患者會四處播毒。打了三針的人也會中招,因此打針不一定能防疫,其功效極低劣。
最新資料顯示,香港確診人數165萬人,死亡人數9597人,即是0.58%,如果除去60歲以上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死亡人數幾乎是 0%,因此西方國家視為流行感冒病。
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取消防疫限制,他們已過著正常生活,新加坡酒店價格已升至十年高位。香港政府對經濟形勢惡化,卻視而不見。
上屆政府控疫策略三年未有成效。本屆政府疫情仍然嚴重,皆因控疫策略仍然使用過去的勞民傷財、浪費時間、無效方法。一個團隊通常會存在一些有私利的,及對上級唯命是從的人,這些應聲蟲,迎合其上級的錯誤觀念,不顧及會給社會帶來的惡劣後果。
香港是一個商業城市,不是一個政治城市,更不是一個福利社會城市,政府的方向應該清晰明白商業情況,領導人要向商業方面多加考慮,多結交商界人士,因為他們社會關係廣,國際視野大,而且全球消息靈通。
最近香港政府要求市民要打齊三針,其實應該有另一種選擇,就是48小時陰性證明,讓市民有多一個選擇 ,及廢除安心出行針卡,改用內地的紅黃綠碼製度。 事實證明,打疫苗防止感染的效果奇差,最佳方法仍是靠自己,多運動,增強自身免疫力﹗
香港股市在十分便宜水平,留意體育股、水泥股。
我有一位朋友,已經打了第三針疫苗,手機上有了疫苗通行証,他每天都去公眾游泳池游泳,7月13日,他身體有些不適,於是去檢測,証實確診了。 那麼,整個游泳池,豈不是沾有病毒了?
香港政府要市民打疫苗針,實施疫苗通行證,已証明此通行証已行不通,打針不是<為己為人>,而是<為己害人>。這一毫不明智的政策,為什麽還不費除呢。
上星期香港政府宣佈,抗疫專家顧問團「增員」由4人變6人。新成員包括港大教授劉澤星﹑劉宇隆及孔繁毅。而中大教授許樹昌﹑港大教授袁國勇及梁卓偉則留任。過去香港的抗疫工作十分失敗,市民有目共睹。
上海﹑深圳每天確診只有幾例,香港每天是三千多例。 對某件工作成功,才能稱「專家」,抗疫不成功,何謂專家?沒有國際視野,就是閉門造車。香港的所謂顧問團,為何不聘請外地的成功抗疫專家?例如︰星加波﹑深圳﹑上海,而且顧問團應該加入經濟學家,統計學家,財政司,商人(例如,蘭桂坊之父,盛智文,大紫荊勳賢,GBS,JP,)防疫方法由團隊共同決定,不可以只由醫生決定。
過去三年,香港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的失敗,長時間停止經濟活動的抗疫方法,付出的經濟代價,已到市民難以承受的地步,是時候改變策略了。
近期中國內地及外國已放鬆防疫措施,旅客興旺,航空機票價大漲,香港去成都單程票一萬元人民幣,香港去英國雙程票六萬二千港元,是經濟座。
留意航空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