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糧倉」豐收 良種良田築基農業現代化

2025-10-09

金秋時節,四川盆地處處洋溢豐收喜悅。在眉山市東坡區永豐村,種糧大戶王元威的兩千餘畝稻田喜迎豐收,他採用「竹香莉絲」等優良品種,預計畝產可達1500餘斤,展現出四川建設新時代「天府糧倉」的紮實成效。

作為農業大省,四川緊抓種子與耕地兩大核心,持續推進種業振興與高標準農田建設。東坡區作為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大縣,今年建成5.5萬畝制種核心基地,形成全鏈條標準化管理體系,從育秧控溫到無人機授粉,實現全程科學指導。

在成都邛崍市的天府現代種業園,植保無人機與墑情監測儀等智能設備全天候守護著水稻新品種。園區搭建的「一庫一院五中心」平台,成為種質資源保護與科研轉化的重要載體,助力四川向西南種業中心目標邁進。

良田建設同步推進。宜賓市南溪區通過土地整治,建成田成方、渠相連的高標準農田,實現頭茬畝產近1700斤、再生稻300餘斤的「噸糧田」突破。面對省內七成丘陵山地地形,三台縣等地通過「小改大」坡地改造,成功將畝產提升一倍。

數據顯示,2021至2024年間四川新建高標準農田1328.94萬畝,改造提升444.27萬畝。通過良種與良田的有機結合,這片「天府之國」正持續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繪就農業現代化新圖景。